兒童自然生態展
聽寫詩人:木焱散文集

聽寫詩人:木焱散文集

  • 定價:320
  • 優惠價:928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7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你要住我隔壁嗎
  你要就此破壞一直以來的揣想
  從此清楚地盯著我進進出出
  生活的細節的原來如此這般而已嗎

  謹此敬告我的文友和詩友,讀我的作品就好,別當我的熱情過頭的陌生人。

  鄉愁者,米蘭‧昆德拉這樣敘述:「二十年來,他心裡想的淨是他的回歸。可是人回到故鄉,他才了解了一件事,他很驚訝:他的生命──他生命的本質、他生命的中心、他最珍藏的寶藏──活在伊塔卡島(Ithaca)外,活在他那漂泊的二十年裡。」

  這幾年,我在馬台之間不斷的往返,在漂泊中寫作了〈寄鄉愁〉、〈回程〉、〈台北不歸來〉、〈此時此刻〉等,或長或短的散文,場景從台北到大馬新山、士古來。異鄉與故鄉不斷地上演游弋,二者都是揮之不去的鄉愁縈繞。

  祖母的逝世召喚詩人回去,新婚的詩人又有妻召喚回台北,入境和離境,機場和關卡,「我遂變成卡繆口中的『異鄉人』」(〈寄鄉愁〉,「在新國境內,我們顯然是過客……。在地鐵上,我們即又碰面,卻正在離開」(〈回程〉)。

本書特色

  馬來西亞文學大獎「花蹤」得主木焱最新散文集,這本薄薄的文集裡,每一篇散文都是永遠的一天,從在逃詩人到聽寫詩人,由島至島,出境入境。文集裡文字寫的是台北,卻處處都有家鄉新山的影子。

作者簡介

木焱

  馬來西亞籍華裔台灣詩人,台大化工系畢業。曾獲優秀青年詩人獎、馬華詩歌首獎及馬華文學大獎。創辦《壹詩歌》與主編過《蕉風》。著有《秘密寫詩》、《毛毛之書》、《臺北》、《我曾朗誦你》等,為馬華文壇最具創造力的詩人作家。

 

目錄

【代序一】時光如此遙遠.離散雙鄉的日常生活與書寫實踐∕張錦忠
【代序二】靈魂的居所∕楊邦尼

輯一 家在新山
家在新山
沿著麗都海邊飛行
兩岸

輯二 回程
回程
島之子
榴槤呱呱墜地
寄鄉愁

輯三 消失的新村
漂流的城市
消失的新村
攫奪甘榜
沿著彭亨河
南峇山腳下,文學的種子
八○年代的字問字答

輯四 跟悚覺無關
像我這樣一名男老師
跟悚覺無關
危險遊戲
長髮魔師傳
我的煩憂
餞離愁
身分

輯五 泡泡咖啡館
泡泡咖啡館一
泡泡咖啡館二
泡泡咖啡館三
泡泡咖啡館四

輯六 餓不死的肉身
髮的罣礙
嘉利美髮
臺北不歸來
臺北不寂寞
誠徵小弟.記在臺灣闖蕩的三個月
此時此刻
餓不死的肉身.記在臺灣當作家的二個月

輯七 走在颱風的路上
走在颱風的路上
十年
五月
日常
沿著河濱公園飛行
抽不抽煙的藝術生活
戒詩
逗陣去凍蒜
馬迷樂

輯八 聽寫詩人
一漚墜墨周夢蝶
有夏宇的時候,不會下雨
聽寫詩人
我的文學養份
在候鳥的影子裡爬行
有人要我寫一則詩觀
寫詩是不及物動詞
用一把火寫一則青春歲月

輯九 靈光之書
靈光之書.致楊邦尼君的十八封email
想我志同道合的朋友們
誰的羅曼史
我對淡米爾電影的看法
爵士樂
未完成的肖像
知識分子
真理從蘇聯歸來
專欄作家

附錄
魍魎之書.寄木焱∕楊邦尼
創作年表
文章發表

 

代序

時光如此遙遠──離散雙鄉的日常生活與書寫實踐

  二○一○年春,像每年飛往南方避寒的候鳥,我跟妻女返回新山陪高齡母親過農曆新年。每年回去那個炎熱、乏味的城市,我都會跟「吉蘭丹詩人」黃遠雄敘舊。二十年來,遠雄一直棲居新山,一邊為生活奔波,一邊以詩為誌,抒情感時。遠雄其實話不多,每次會面,多半會再約幾個南方文友聊聊,所以「與遠雄同行」,真的是在新山幾個花園及其他柔佛市鎮之間的路上奔馳。那年二月十一日,遠雄、賴瑞和與我約了沙禽從峇株巴轄來新山小聚,遠雄說木焱與楊邦尼人在古來,不妨相約一見,於是那天早上,我們六人在古來優美城的Old Town Cafe一起喝咖啡閒聊。那是我第一次與木焱見面。道別時他送了我一本粉紅色的有人版詩集《毛毛之書》。

  當然我不可能記得那麼清楚。木焱在我們的舊街場咖啡館聚會之後將六人排排坐的合影鋪貼在他的「格格不入」網誌(三月三日),那是他二○○六年底在《有人部落》開張的「網上幻土」,也是木焱文字的居所。

  那些年,其實我搞不清楚木焱究竟是人在古來,還是在臺北,正如我搞不清楚他究竟出過幾本詩集。幾年前我在臺灣大學附近的唐山書店買過「火把工作室」出版的木焱詩集《臺北》,但是沒讀過他的《祕密寫詩》。更多年前,二○○三年左右,我也在誠品書店買過兩期編得很酷很後後現代的《壹詩歌》,那是他和可樂王創辦的詩刊,可見他頗積極參與臺北的文學活動。後來有一年我返馬過年,馬華文學館的許通元告訴我說,木焱回來馬來西亞了,那一年的《蕉風》編務就交由他負責。

  木焱散文(與詩)書寫的,其實就是他的「回鄉即想」與「他鄉隨想」,只是不知道人在新山(或古來),或人在臺北,到底是「回鄉」,在「他鄉」,還是「在路上」,究竟何處是故鄉,哪裡是他鄉。歸去來兮,歸去何方?我在二○○六年寫過一篇論文,題目為〈離散雙鄉:作為亞洲跨國華文書寫的在臺馬華文學〉,討論的就是在臺馬華文學作者離散與歸返臺馬兩地,在兩地流動與棲居的時日久了,兩地皆家園,筆下所作則是雙鄉書寫。木焱的詩文簡直就是離散雙鄉書寫(與理論)的實踐。其實,這一代的在臺馬華作家,黃錦樹、鍾怡雯、陳大為、廖宏強,或孫松榮,誰不是這樣「居無定國」呢?

  於是在散文集《聽寫詩人》裡,許多篇章都是臺灣馬來西亞雙鄉、臺北新山雙城互為倒影的書寫,就像木焱自己所說:「書寫臺北(卻處處皆是新山的倒影)……」。卷首的〈家在新山〉即為一例。文章從晨光穿過新山八哩半新村一間木屋的窗口寫起,才沒幾段,南馬邊城陽光普照的早晨就疊上「沒有展現出一絲早晨應該有的暖意」的「灰濛濛的臺北天空」。在冬天的臺北,這篇散文的敘述主體「我」回顧他在這座城市的生命歷史:「我開始的那一天,已然是恍恍惚惚離開家園十年,來到異鄉深造並且做了三年科學研究工作的今天」,「生活在臺北的漫長日子中,醒來的時間隨著季節的嬗變而忽長忽短。……當黑暗來臨後,回家不回家困擾著我,我的家在南洋的新山,不在臺北」。文章結尾時那「開始屬於自己的一天」的所在,又回到了柔佛海峽晨風吹拂的家鄉,新山。〈沿著麗都海邊飛行〉的最後一句話「媽,我從臺灣回來了」,寫的也是這般情境。那一年,應該是二○○五年。

  離散者在雙鄉之間穿梭,心繫何處?沒有人是一座島,離散者是「島之子」,由島至島,在城市與城市之間漂流,尋找自己的身分。二○○七年暮春,木焱在臺北,接到外婆重病的消息,於是倉促返馬。半年後,他又暫別妻子,辭去臺北的工作,自臺灣飛返馬來半島,照顧罹病的父親。散文動人的地方,多在寫人群週遭的人,思念的人,寫人事流轉。朱自清的〈背影〉寫父親,琦君的〈髻〉寫母親,正是如此。木焱二○一○年三月三日的「格格不入」網誌中張貼了不少照片,其中一張是二月九日他從古來出發前往居鑾中華中學演講時與隨行父親的合影。父親望著鏡頭,靠近照相機的兒子凝視遠方,心頭所想的卻是右後方(不在視域裡)父親這些年飽受病痛折磨的身體。照片說明如是表述:

  老爸如影隨形,不過一早上的車程已見疲相,自從退休後更見憔悴,我跟邦尼說:「輪到我們這一代上場了。」心中還奢望當個隨心所欲的孩子。

  「心中還奢望當個隨心所欲的孩子」,投射出兒子想要時間回到自己孩童時期的欲望,讓父親停格在自己的孩童時光,不會衰老。這正是父子合照裡的「刺點」。

  《聽寫詩人》寫親人、朋友、路人,也寫臺北人及臺北的詩人,包括周夢蝶、夏宇與商禽。《聽寫詩人》之題目,即來自夏宇詩集《SALSA》裡的〈聽寫〉一詩。寫這些人那些人,其實寫的是自己的生活,或關於生活的記憶。他在第一輯的〈家在新山〉中寫道:「是啊!一去便是十年。離開新山的那一年,我十九歲……」我讀著集子裡的這些文字時,早已不是木焱書寫的「十年後」,而是十五年後,作者已從火把的青春歲月步入人生的「黃金十年」了。這十五年離散雙鄉的日常生活實踐,盡在這本薄薄的文集裡。「一天,永遠的一天」,每一篇散文都是永遠的一天,從在逃詩人到聽寫詩人,由島至島,出境入境,新山與臺北,Venus Cafe與雪可屋,生活的細節如此清晰,書寫的時光卻如此遙遠。

張錦忠
二○一一年十月十六日

  註:張錦忠,一九五六年生於馬來亞,廣東潮安人。現任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現當代英文與華文文學。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095955
  • 叢書系列:釀文學
  • 規格:平裝 / 254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2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